全球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的CEO(首席執行官)沃爾什剛豪言稱不擔心鐵礦石價格下跌,花旗11月10日就發布了報告,再次下調2015年鐵礦石目標價格至60美元。
當然,不只是花旗一家看衰明年鐵礦石的價格。多家銀行都已拋出類似觀點。澳新銀行11月9日就將2015年鐵礦石目標價格,由此前預估的每噸平均101美元調降至78美元。本月早些時候,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則分別給出了87美元/噸、80美元/噸的預測。
花旗將60美元這個數字視為生產商是否會減產鐵礦石的分水嶺。報告指出,一旦鐵礦石價格到了60美元,中國以外的鐵礦石產量將會大幅減少,而中國國內的鐵礦石產量受到的沖擊會更大。“我們發現,當鐵礦石價格在70美元時,產量只會溫和減少。只有當價格持續維持在60美元水平時,才可能有大量的減產”。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累計降幅已達44%,跌至75.5美元/噸,為2006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主要是因為世界三大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和淡水河谷(Vale)打開了供應“閘門”。與上述三大生產商動作不一致的是,全球鐵礦石需求增長疲軟。
市場普遍猜測,這是礦業巨頭們在謀劃一個賭局,倚仗自己可以將生產成本不斷擠壓,準備從海運市場上把其他礦企的供應驅逐得一干二凈,并且迫使中國國內產量減少約40%。
力拓今年上半年生產成本為每噸20.40美元,處于行業最低。而全球最大礦企必和必拓目前生產成本大約為每噸25美元。上月初,必和必拓鐵礦石業務總裁Jimmy Wilson 表示,必和必拓希望能超過力拓,成為成本最低的礦企,目標是每噸20美元。
瑞銀分析師曾研究指出,對于從澳大利亞運往中國的鐵礦石,必和必拓和力拓分別能以每噸50美元和45美元的價格達到盈虧平衡。
一邊千方百計壓低成本,一邊以此為籌碼擴產。包括上述三大巨頭在內的全球五大鐵礦石商,未來三年預計將為市場帶來近4億噸新增供應。
然而,礦業巨頭們設下的這盤賭局并非沒有代價。
對力拓來說,受鐵礦石價格下跌的影響,今年股價大跌約10%。另外,瑞士貿易商嘉能可也已經暴露出了在礦業方面的野心,自8月份被力拓拒絕合并后,仍在伺機進行新一輪的收購。對持有力拓9.8%股權的大股東中國鋁業是否會被嘉能可游說成功,沃爾什表示“這必須由股東自行決定”。
另外,必和必拓及力拓所在的澳大利亞,最大出口資源為鐵礦石、煤炭、黃金、石油和天然氣。據路透估算,全球鐵礦石及煤炭價格下跌,料將導致澳大利亞出口減損320億美元,相當于其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估值的2%。其中,鐵礦石出口額下跌1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