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嗎?它是由中國推動的,讓諸如吉姆·羅杰斯(Jim Rogers)等精明投資者發了大財。正如現在人人所知道的,那個故事已經結束。未來五年,中國對原材料(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需求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由凱文·諾里什(Kevin Norrish)領導的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團隊表示,中國的大宗商品需求正處于轉變之中。中國的原材料需求正在發生的變化是“其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主導型,在全球制造業領域不再像過去那么具有競爭力,但污染減少。”
這些變化將導致幾乎所有大宗商品的需求放緩,但中國仍有可能成為銅、鐵礦石、大豆,無疑還有石油和煤炭的一個價格驅動因素。
中國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將是由于降低中國大城市污染的迫切需求。污染已經成為中國的“難以忽視的真相”,在本月進行的最近一次民意調查中,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空氣質量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中國已經是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個主要生產國。因此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很可能會激增,而中國肯定會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上變得更加重要。這在中國正在與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進行的交易中得到反映。
未來五年中國大宗商品需求將有巨大變化
巴克萊分析師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在全球工業金屬市場上的影響力將會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急劇放緩而“大幅削弱”。除非其他發展中國家填補需求缺口,否則未來五年全球金屬需求增速將會下降。這對于諸如智利等銅出口國以及淡水河谷(Vale)、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大型鐵礦石生產企業而言是個壞消息。
贏家和輸家
由于未來五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放緩至6.2%,中國在諸如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以及工業產值增速都在逐步下滑。下滑幅度多大誰也說不準,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在30%左右。制造業出口的增速下滑態勢將會更加糟糕,大約下滑40%左右。這對于中國而言并不可怕。生活水平將會提高——到2020年達到相當于人均20,000美元的水平,與目前相比提高近一倍。汽車和耐用消費品的銷售將會增加。是的,中國人會食用更多的雞肉和豬肉,但這次不要對此孤注一擲。
中國這些年來在食品消費和食品質量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巴克萊研究人員指出,中國在這兩方面都已經達到了與更為發達的東亞國家相類似的水平。但沒有顯著的人口增長,中國對主要糧食的需求在未來五年內很可能會停止增長,對蛋白質的需求很可能也會增長相對緩慢,這將意味著對源自玉米和大豆的動物飼料的需求將會明顯放緩。這會對諸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大宗商品出口國造成尤其嚴重的不利影響。美國得以幸免,僅僅是因為國內需求在美國國內供應中占到很大比例。
一些軟性大宗商品很可能成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以及消費者口味改變的最大受益者??Х阮A計將引領需求。據中國咖啡協會(China Coffee Association)報告,中國在世界咖啡消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但這一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將超過15%。
未來五年中國大宗商品需求將有巨大變化
能源需求正處于急速放緩之中,在2020年之前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中國的電力需求將僅為過去五年的一半。中國的石油需求曾是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的一個原因,而現在將會成為油價低于每桶100美元的一個原因。
煤炭將成為最大的輸家。巴克萊資本預計煤炭需求增速將會下滑一半以上,至年均僅2%,而其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所占的份額將輸給天然氣、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國對中國的煤炭出口未來將面臨重要障礙。據美國能源情報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煤炭對其頭號出口市場中國的出口已經在下滑。在不太遙遠的將來,煤炭出口企業將不得不尋找其他市場。
替代能源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總計份額將會翻倍至15%,而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份額預計在五年內將會從如今的65%下降至60%。屆時,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中占據的份額將會接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