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鐵礦石市場便進入由供不應求向供過于求轉換階段,進入2013年,鐵礦石市場基本上處于階段性供過于求狀態(tài)。隨著中國鋼鐵行業(yè)對鐵礦石需求的放緩,鐵礦石價格也隨之進入持續(xù)下跌通道。
數據顯示,2014年前3個季度,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2.36億噸,同比增長8.1%;力拓鐵礦石產量1.7億噸,同比增長10.99%;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1.63億噸,同比增長19.12%;FMG鐵礦石產量1.16億噸,同比增長23.07%。
2014年,國際四大礦山的鐵礦石供應量較大,加上上半年國內鐵礦石貿易融資量猛增,以及國內鐵礦石需求增量有限,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一直維持在高位,對國內乃至國際鐵礦石價格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梳理2014年鐵礦石期貨價格走勢,從年初的912元/噸跌至11月下旬的460元/噸左右,跌幅50%。從這些表觀數據看,港口的高庫存以及鋼材需求的持續(xù)低迷,或將繼續(xù)壓制鐵礦石價格。
從供需面來看, 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應料依舊充足,價格仍將保持在下行區(qū)間。按高盛的預測,2015年鐵礦石過剩量將達1.1億噸,是2014年的2倍。而且,國內鋼廠及貿易商需求的收縮可能處于加速時期,產能周期的錯配會導致鐵礦石價格持續(xù)下行。
另外,中國鋼廠、礦山企業(yè)在鐵礦石上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國際四大礦山第一步可能會采取“降本壓價”的策略,倒逼中國礦山企業(yè)關停,第二步則是“讓利壓價”策略。國內部分依靠地理優(yōu)勢生存的礦山企業(yè)或將失去“運費換利潤”的機會。果真如此,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會繼續(xù)下行,并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相對低位。
2015年將是國際四大礦山產能釋放的高峰,目前的鐵礦石價格依然令四大礦山有擴產動力。而對國內礦山來說,日子就比較艱難,國內大部分礦山已出現虧損并陸續(xù)停產。報告預計,2015年國際鐵礦石價格或在60—80美元/噸振蕩。
從全球礦山鐵礦石成本看,國際四大礦山CFR成本基本在65美元/噸以下,FMG和VALE成本較高,在60—70美元/噸,近期巴西至中國青島的運費連續(xù)下降,VALE的CFR成本或會降低,BHP和RIO TINTO生產成本及運費均較低,在40—45美元/噸之間。
海通期貨的研究報告認為,鑒于2015年鐵礦石供應繼續(xù)保持較大增量,進口鐵礦石仍將和國產鐵礦石爭奪市場份額,2015年鐵礦石價格有望繼續(xù)逼近外礦成本,短期內將在80美元/噸左右波動。考慮到國際四大礦山的鐵礦石新增產能將在2015年3—5月釋放,屆時鐵礦石價格將面臨較大壓力,有望挑戰(zhàn)60—70美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