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第一個月末,BDI(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創下了歷史新低。作為反映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晴雨表,BDI的疲弱再度印證了當前大宗商品走“熊”加速。
1月30日,BDI報收608點,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24點,同比跌幅達46.1%。更有甚者,與去年11月相比,當前BDI已被“腰斬”,近期更是跌勢加速,迄今已陷七連跌,創下了指數創建以來的最低記錄。
分項來看,構成BDI的四大指數全線大跌。與去年同期相比,BSI(即:大靈便型船指數)跌幅42.5%、BCI(即:海岬型船指數)跌幅55.5%、BHSI(即:靈便型船指數)跌幅50.8%、BPI(即:巴拿馬型船指數)更是大跌62.3%。
此四大分項指數各占BDI一份權重,其中,BCI和BPI跌幅尤巨,而這兩大指數所代表的船型載重量在6.5萬噸級以上,吃水較深,煤炭、鐵礦石、礦砂等大宗商品皆屬其常運貨物之列。
作為衡量經濟形勢的重要領先指標,BDI走勢一向受業內人士關注。每年四季度都是航運業旺季,煤炭、礦石等需求一般因冬儲而出現顯著增長,但去年11月以來BDI反而開啟暴跌模式,成為大宗商品市場疲軟的又一力證。
煤炭方面,據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煤炭進口2.9億噸,同比下降10.9%;出口574萬噸,下降23.5%。
我國是全球煤炭主要需求大國,消費占全球半數以上,煤炭進出口雙降表明了市場供需轉弱,而去年10月中旬起實施的煤炭進口關稅調整政策則進一步嚴控了煤炭進口量,從而令BDI承壓。
不過,在我國,鐵礦石的進口卻持續放量增長。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8685萬噸,較11月增加1945萬噸,同比增長18.4%;全年累計進口量同比增長13.8%。
我國是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而鐵礦石與煤炭進出口同樣是BDI走勢的重要大宗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鐵礦石航運活動依舊頻繁,但其價格卻與BDI一齊不斷走低。上海鋼聯MyIpic鐵礦石絕對價格指數自去年8月份起便以單邊態勢下滑,目前持于516.2元/濕噸,同比下跌44%。盡管進口量增長,但鐵礦石價格低迷也同樣拖累BDI下行。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暴跌拉低了航運成本,并令海運價格承壓,這也利空BDI走勢。
BDI連連下挫,目前仍未現拐點,這成為了大宗商品市場走“熊”加速的又一力證。中國春節在即,受假期因素影響,市場供需將漸弱,屆時不排除BDI有繼續下跌的可能。